島上唯一的一座廟宇-拱蘭宮,據傳興建於清光緒十七年(1877年)左右,主祀媽祖,為島上唯一信仰中心,並在民國四十一年進行改建完成。
  在民國64年島民集體遷村的同時,拱蘭宮奉祀的媽祖娘娘,也隨同他們移駕頭城大溪。現今仁澤社區的拱蘭宮,前身即是由龜山島原住民所奉祀的龜山島拱蘭宮。

 由於龜山島長年潮濕,步道水泥板上青苔比比皆是。龜尾潭面積約6公頃,屬於鹹淡各半的湖泊,曾經在潭中捉到大尾的章魚及「烏溜」。而在營區正對面,湖的另一岸,則有一座觀音像,安詳的守護著龜尾潭。現為龜山島首先開放觀光之區域。

        在龜山島末端,有一道鵝卵石長灘,長1000~800公尺,就是人們所說的「龜尾」,系由海浪長期沖蝕之安山岩,形進圓及橢圓形,就是人們所說的「龜卵石」。
       由於風向和潮水的變化,使得「龜尾」被浪潮淹沒的位置時有不同,東北季風向西南擺,而西南氣流時又朝東北移,颱風來時龜尾更會斷掉,在天地萬物皆有靈的想像下,「神龜擺尾」便成為大家津津樂道的奇景。

  龜山島海底噴泉的溫度約有攝氏一百一十度,其噴出時酸鹼度約為二以下,屬於強酸性,但經由海水中和後,到海面上時,酸鹼度約在六點八左右,比一般海水酸鹼度八(微鹼性)要略微酸一些。

         龜山島海底噴泉的溫度約有攝氏一百一十度,其噴出時酸鹼度約為二以下,屬於強酸性,但經由海水中和後,到海面上時,酸鹼度約在六點八左右,比一般海水酸鹼度八(微鹼性)要略微酸一些。這裡亦是世界少有的海底煙囪,她將海水變成千萬顏色,濃郁的硫磺味,清涼的海風,您將贊歎龜山島的神奇。

  清道光五年,署噶瑪蘭廳通判烏竹芳,選定蘭陽八景,「龜山朝日」即為其中之一。前人形容此景曰:「每當旭日初升,朝霞掩映,漁舟泛碧,螺髻浮青,風景絕勝。」
  無論人世間的滄海桑田,如何變化,不變的山川日月與傲然不移的龜山,始終是蘭陽美景的最佳拍檔,也是喜好尋幽攬勝者的最愛!

  原為村民與大陸及台灣商人市集之地。洞內深處保有原始之鐘乳石柱及鐘乳石筍,因保存完善,故也是將來龜山島開放觀光後之天然景觀之一。

  關於龜山島的故事

 

[首頁][套裝行程][活動簡介][圖書館][我要預訂]